尿檢查出蛋白尿?莫慌!做好這三件事很重要
關于尿液的問題在最讓人頭疼非“蛋白尿”莫屬了,蛋白尿是腎病常見的癥狀之一。簡單地說,蛋白尿就是尿中蛋白質的含量增加了,或者種類增多了。通常尿中蛋白質定量超過0.15g/24h,就是腎臟疾病的標志。
腎臟就像一個過濾器,大量的蛋白質和細胞不能從腎臟漏出。所以,蛋白尿是腎臟疾病早期的表現,有的人因為發(fā)現水腫,診斷出腎臟疾病,有些人則已經比較晚期了。
另外,還有惡心、嘔吐、乏力、腰痛等都是不太敏感的特點。要想早期發(fā)現腎臟病,定期常規(guī)體檢尿蛋白是很重要的措施。
蛋白尿分哪幾種?
1、尿蛋白暫時增多
腎臟可能沒有受損傷,比如:長時間沒有喝水導致尿液高度濃縮;心理壓力太大;極度寒冷的環(huán)境對人體血液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的影響;發(fā)燒;劇烈運動(如打籃球、馬拉松等)。
2、尿蛋白持續(xù)增多
提示存在腎臟疾病,比如:IgA腎病,泌尿系感染(特指腎盂腎炎),藥物性腎損害,腎小球腎炎,腎病綜合征。
尤其存在糖尿病、高血壓病、多發(fā)性骨髓瘤、系統(tǒng)性紅斑狼瘡、類風濕性關節(jié)炎等基礎疾病,出現蛋白尿往往提示病情加重,累及腎臟。
腎臟病早期有哪些臨床表現?
癥狀一:小便泡沫多,長久不消失。這表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質較多
癥狀二:尿變色。尿呈濃茶色、洗肉水樣、醬油色或渾濁,如淘米水時,立即就診。
癥狀三:尿量過多或過少。正常人尿量平均為每天1500毫升,每天4-8 次。如果沒有發(fā)熱、大量出汗、大量飲水等,小便量出現驟減或陡然增多時,就要到醫(yī)院檢查了,看看是不是腎臟病變。
癥狀四:夜尿。正常人在60歲以內,一般不應該有夜尿,如果年輕人夜尿增加,很可能是腎臟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現。
癥狀五:水腫。早晨起床后眼皮或臉部水腫,午后多消退,勞累后加重,休息后減輕。嚴重水腫會出現在雙腳踝內側、雙下肢、腰骶部等。
癥狀六:腰痛。無明確原因的腰背酸痛,應檢查腎臟、脊椎及腰背部肌肉等。
腎臟疾病能不能預防?
腎臟疾病也不會無緣無故的出現,主要與糖尿病和高血壓有關系,所以預防腎臟病,就要注意控制血壓和血糖水平。另外,還有肥胖、藥物、免疫異常等。
初次發(fā)現蛋白尿不必恐慌!
通常發(fā)現蛋白尿都是體檢查尿常規(guī)發(fā)現尿蛋白+,要引起足夠的重視,但不要害怕。
上面提到的蛋白尿有可能是一過性的,腎臟沒有受損傷。建議過2-3天再去復查尿蛋白定量。
如果是糖尿病的特殊人群,建議您每年復查一下尿微量蛋白/肌酐比值,因為早期的糖尿病腎病是可以逆轉的,一定要早發(fā)現,早治療。
蛋白尿的預防有哪些呢?
研究已經證實,蛋白尿已經成為尿毒癥的第一個危險因素,它最大的危害在于毒蝕腎臟而最終引發(fā)尿毒癥。那么,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,蛋白尿的預防有哪些呢:
1、如果覺得自己平時壓力比較大,最好吃清談、易消化、新鮮蔬菜、水果、低脂、低糖、適量飲水。忌羊肉、辛辣、刺激、海鮮、牛肉等食物。
2、若蛋白尿患者有感冒、發(fā)燒、感染等情況應該及時的咨詢醫(yī)生,避免是病情加重或發(fā)生并發(fā)癥。
3、在使用藥物上,所有的腎病病人都要禁用丁胺卡那霉素、鏈霉素、慶大霉素等腎毒性藥物。禁用青木、木通等馬兜鈴酸類藥物。
4、身體一旦發(fā)生水腫的話應該限制飲水及鹽的攝入,沒有水腫的患者不應該限制蛋白質的和水的攝入。陰虛血尿火旺者不宜使用補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