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白尿會加速腎衰竭!醫(yī)生:降蛋白記住這些......
尿蛋白是慢性腎臟病的典型癥狀,長期高尿蛋白會導致腎小球濾過率下降速度加倍,就會加快腎功能衰竭的進程,所以控制好尿蛋白指標轉(zhuǎn)陰,對腎病患者來說,是非常重要的。
但對于尿蛋白的理想控制程度和是否完全轉(zhuǎn)陰,是需要根據(jù)腎病患者的實際情況來判斷,要考慮腎病的發(fā)病部位和輕重程度。
那么對于不同種類的腎病治療,針對尿蛋白應該降到什么水平,才算理想呢?
1、尿蛋白控制在0.15g以內(nèi)
微小病變腎病、膜性腎病一期、輕度系膜增生腎病、紫癜性腎炎、急性腎炎,這類腎病還沒有發(fā)展到嚴重的程度,病理類型預后較好,是完全有可能將24小時尿蛋白定量降到0.15g以內(nèi),或是接近正常。
2、尿蛋白控制在0.5g以內(nèi)
中度系膜增生腎病,從臨床治療效果上來看,0.5g尿蛋白基本不會對腎功能造成更嚴重的損害,但如果強行將尿蛋白降到0.15g以內(nèi),反而可能會出現(xiàn)嚴重的預后狀況。
3、尿蛋白控制在1g以內(nèi)
重度系膜增生腎病、膜性腎病二期、IgA腎病、局灶節(jié)段性腎小球硬化,這幾類腎病屬于難治性腎病的范疇,如果能將24小時尿蛋白定量降至1g以內(nèi),對腎功能的影響就比較小了。
4、尿蛋白控制在3.5g以內(nèi)
膜性腎病三期\四期、膜增生性腎病,這類腎病關注重點不僅是控制蛋白尿了,還要多留心并發(fā)癥,例如血栓,所以需要全方面防范。
5、尿蛋白盡力控制降低
糖尿病腎病、高血壓腎病、狼瘡性腎病,這類繼發(fā)性的腎病,治療的重點是控制原發(fā)病因,減緩或避免進入腎衰竭的進程。24小時尿蛋白能降低一些就降低一些,控制住病情繼續(xù)發(fā)展,確保生活不受影響,才是治療的關鍵。
治療慢性腎臟病,控制好尿蛋白的指標很重要,所以腎病患者要謹記診療醫(yī)生的醫(yī)囑,好好配合治療,爭取早日康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