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種心肌病的原因分析
2019-03-27
閱讀量:1953次
心肌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,它不包括病因明確的或繼發(fā)于全身疾病的特異性心肌病。心肌病可分為三種:擴張型性心肌病,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性心肌病。其中以擴張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較為常見。心肌病的發(fā)病原因至今未明。
1、擴張型心肌病(DCM)
擴張型心肌病可能和某些因素病毒、細菌藥物中毒代謝異常所致的心肌損傷有關,其中病毒性心肌炎被認為是最主要的原因。本病的病因及發(fā)病機制尚不清楚,除特發(fā)性和家庭遺傳性外,今年認為與持續(xù)性病毒感染、自身免疫引起的心肌損害有關。病理變化以心腔擴大為主,心室壁變薄,且常伴附壁血栓。瓣膜、冠狀動脈無變化。肉眼觀,心臟體積增大,重量增加,常超出正常人20%~50%以上,重量可達400g~750g以上。兩側心室肥大,四個心腔擴張,心尖部變薄呈鈍圓形,因心腔擴張可致二尖瓣和三尖瓣相對性關閉不全。心內膜增厚,可見附壁性血栓。鏡下,部分心肌細胞肥大、伸長,核大濃染,可見畸形核。心內膜下及心肌間質纖維化,見有小瘢痕,病變以左室為重,肉柱間隱窩可見附壁血栓。有時可見部分心肌細胞變性。
2、肥厚性心肌病(HCM)
病因不明,常有明顯家族史,目前認為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,常為青年猝死的原因。兒茶酚胺代謝異常,高血壓,高強度運動為其仲發(fā)因素。
3、限制型心肌病(RCM)
主要病理變化為心臟間質纖維增生,即心內膜下纖維性增厚,心事內膜硬化,擴張明顯受限。本病多見于熱帶和溫帶地區(qū),我國僅有散發(fā)病例。
2019-03-27
2019-03-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