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萎縮性胃炎」遲早會變成「癌」嗎?
很多人去醫(yī)院做完胃鏡之后也沒大病,胃鏡報告常是各種胃炎,比如萎縮性胃炎、非萎縮性胃炎。醫(yī)生說沒大事,可很多人還是不放心。
其實有胃炎之后,重點并不是要把胃炎趕盡殺絕,畢竟只要吃東西,胃跟食物接觸,胃炎就可能發(fā)生。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對自己的胃好一點,把癥狀減輕,讓自己活得舒服。
“萎縮”指的是什么縮小了?
「腸化」與「不典型增生」是什么??
「萎縮」并不是胃整個變小了,而是胃的粘膜層「變薄」了。「腸化」全稱是「腸上皮化生」,通俗地說,就是胃粘膜細胞在長期的炎癥刺激下發(fā)生某種形態(tài)上的變化,變得更接近于腸粘膜的細胞(必須切片化驗,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)。
「不典型增生」,又稱為「異型增生」或「上皮內(nèi)瘤變」。通俗地說,就是在顯微鏡下觀察,胃粘膜細胞已經(jīng)失去正常細胞形態(tài),而接近于癌細胞的形態(tài)了(但還未變成癌細胞)。通常用「輕度、中度、重度」,以及「低級別、高級別」分別表示其接近癌細胞的程度。
「萎縮性胃炎」遲早會變成「胃癌」嗎?
這是最常見的一個誤解??赡艿靡嬗诰W(wǎng)絡的普及,很多診斷為萎縮性胃炎的患者會將之與胃癌劃等號,因此憂心忡忡。然而萎縮性胃炎只有極少數(shù)一部分可能發(fā)展為胃癌。?
慢性胃炎有哪些種類?
它們與胃癌的關(guān)系如何??
臨床上,通?;趦?nèi)鏡和病理診斷可將慢性胃炎分為萎縮性胃炎與非萎縮性胃炎兩大類,其區(qū)別在于是否存在胃粘膜固有腺體的萎縮。
一般來說,大多數(shù)胃癌的發(fā)展遵循如下規(guī)律:非萎縮性胃炎→萎縮性胃炎→腸上皮化生→上皮內(nèi)瘤變→癌。
有胃炎,怎么辦?
1、改善生活習慣
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,對于減輕癥狀、預防疾病發(fā)展非常重要。
戒煙
吸煙能使胃黏膜血管收縮導致胃黏膜循環(huán)障礙,從而造成營養(yǎng)缺乏,還可導致膽汁反流,損傷胃黏膜,引起胃炎。
戒酒
酒精可直接損傷胃黏膜,導致胃炎,嚴重的還會引起急性出血性胃炎。
慎用傷胃的藥物
吃藥時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,如果用藥之后胃特別不舒服,可以跟醫(yī)生商量改為飯后服用。不要隨意服用各種不良反應尚不明確的偏方、秘方。
飲食
飲食盡量規(guī)律,細嚼慢咽,切忌狼吞虎咽。
注意衛(wèi)生
導致胃炎的細菌幽門螺桿菌多是通過不干凈的飲食感染的,注意飲食的衛(wèi)生、勤洗手,可以大大減少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幾率。
2、保持好心情
很多胃炎病人的焦慮、抑郁情緒比其他人要嚴重,而不良的情緒會對胃部的血流、胃酸的分泌產(chǎn)生影響,導致胃炎的出現(xiàn)。
在日常生活中應保持心情愉快,學會減輕精神壓力。否則會陷入「情緒不好→各種胃不適→癥狀讓情緒更不好→癥狀更嚴重」這種惡性循環(huán)。
當壓力、緊張、焦慮等情緒比較嚴重時,應該學會自我調(diào)節(jié),及時舒緩,不要讓不良情緒長期影響自己。
因為,“氣到胃疼”有科學依據(jù)!胃不僅是個消化器官,還是個情緒器官,如果不良情緒嚴重,必要時應該尋求心理醫(yī)生的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