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酐瓶頸期
長期以來,臨床上普遍采用血肌酐(后面簡稱肌酐)評價腎功能,由于肌酐受年齡、種族、性別的影響較大,對于病情的反應缺乏靈敏度。但是,肌酐不受飲食影響,不受尿液影響,主要是通過腎小管濾過,但腎小管并不會重吸收,所以是評估腎臟功能的重要指標,即肌酐的升高意味著腎臟功能的損害。
關于肌酐的“尷尬事”
在醫(yī)院,腎病患者經(jīng)常會因為肌酐的“尷尬事”,向醫(yī)生詢問原因,“尷尬事”指的就是當肌酐到了300-500umol/L時,容易陷入“瓶頸期”,如果進行透析,病情還沒嚴重到此底部,但是單純用相關藥物進行降肌酐,效果不理想,這到底是為什么呢?
腎臟此時的情況
我們都知道肌酐178-442umol/L是慢性腎病失代償期(慢性腎病二期),肌酐442-707umol/L是慢性腎病衰竭期(慢性腎病三期)的判斷標準,而肌酐300-500umol/L時,腎臟情況如何呢?
由于腎臟具有強大的代償功能,只有當腎功能減少40%以上時,肌酐才會上升,當肌酐處于300-500umol/L時表示患者的病情處于慢性腎病二期或是三期,即正在前往三期的路上或者是已經(jīng)進入三期,當肌酐超過500umol/L,患者離透析的日子就越來越近了。所以此時腎臟的情況總的說來就是受損已經(jīng)很嚴重,要么保持肌酐穩(wěn)定在300-500umol/L,穩(wěn)定住病情;要么采取相關措施降肌酐,突破“瓶頸期”,使病情好轉!
該拿肌酐怎么辦?
肌酐上升,是由于腎功能繼續(xù)損害造成的,如果我們能阻止腎功能繼續(xù)下降,肌酐就會一直保持穩(wěn)定或是下降。所以,我們要這樣做!
1、對腎小球的損傷進行治療:抑制腎臟過激的炎癥反應;控制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血脂,改善腎臟血液微循環(huán),改善腎細胞缺血缺氧的情況,改善腎功能。
2、控制好各項指標:生活中要嚴格控制鈉鹽和蛋白質的攝入;嚴格控制血壓、血糖、血脂和尿酸,積極改善貧血和糾正酸中毒等,只有將這些影響大的可控因素控制好了,在保持肌酐穩(wěn)定的基礎上才有可能降肌酐。
3、中醫(yī)綜合治療:肌酐在中醫(yī)的范疇里屬于“毒邪”,所以需要通過行氣活血來提高自身的排毒能力,尤其是發(fā)汗與排尿。所以在西醫(yī)治療的基礎上,通過中醫(yī)的排毒治療,也可以降低肌酐,同時還能提高自身的免疫力。
4、生活調養(yǎng):配合合理的飲食和作息,比如減少肉類攝入,減少運動,多休息等;保持心情愉悅,嚴格遵守“低鹽、低磷、低鉀、低嘌呤及優(yōu)質低蛋白飲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