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壓與腎臟病的關系
高血壓可導致冠心病、腦中風等,但它與慢性腎病之間的關系卻因隱蔽性較高而得不到足夠的重視。京東譽美腎病醫(yī)院專家指出:腎臟是由許多微小血管組成的一個臟器,高血壓若長期得不到較好的控制,會導致腎小動脈硬化。這也是為什么絕大多數(shù)高血壓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腎損害的原因。這種損害若得不到及時治療,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進一步加劇,發(fā)展到最后就會引起腎小球硬化、腎間質纖維化,最終導致腎功能不全,直至發(fā)展成尿毒癥。因此,建議高血壓患者定期驗尿,每年最好進行一次全面的腎臟檢查。
然而,慢性腎病也可引起高血壓,這就是“腎性高血壓”。這種繼發(fā)性的高血壓一般多發(fā)在青壯年身上,臨床觀察發(fā)現(xiàn),腎功能減退越嚴重,血壓會越高,到了腎功能衰竭后期,有80%以上的患者伴有明顯的高血壓。
可見,高血壓與慢性腎病關系密切,互相影響,只要其中任何一種治療和控制不利,都可造成惡性循環(huán)。而更令人擔憂的是,這兩種病都是常見的高發(fā)病——在我國,高血壓的發(fā)病率占人口總數(shù)的10%以上,達到約1.6億人;而慢性腎病的發(fā)病率占人口總數(shù)的8%~9%。正因如此,一個人既患有高血壓又有慢性腎病的概率也相對較高。
如何預防和治療呢?降壓護腎都要兼顧。
無論是高血壓腎病患者還是腎性高血壓病人,在治療過程中都必須定期評估腎功能的受損程度并考慮血壓控制,做到降壓的同時最大限度的保護腎功能。腎臟病患者血壓可控制在130/80mmHg以下。特別要指出的是,血壓控制并非越低越好,因為過低血壓會導致臟器組織灌注不足,變生他病。
在日常生活中,高血壓患者要仔細觀察自己的身體變化。雖說高血壓腎病一般在早中期都無明顯癥狀,但有些患者會出現(xiàn)夜尿增多、尿液較清的現(xiàn)象,這說明腎小管的濃縮功能已經(jīng)下降;另外,早上起床若出現(xiàn)眼瞼、下肢水腫的癥狀,可能提示腎臟已有損害。而一般發(fā)展到胃口差、惡心嘔吐、貧血、易疲勞甚至腰酸背痛、精神萎靡時,基本已到了比較嚴重的階段。
高血壓患者需定期做的腎臟檢查一般分為形態(tài)和功能兩大方面:形態(tài)檢查可通過B超、靜脈腎盂造影、CT、MRI等進行,而功能檢查一般只需驗血驗尿,建議高血壓患者每年檢查一次,以及早掌握腎臟的健康狀況。若在驗尿時發(fā)現(xiàn)尿比重固定在1.010左右,且見到尿蛋白、紅細胞等異常改變,或驗血時發(fā)現(xiàn)腎小球過濾下降、血肌酐升高,則說明腎臟已開始病變,必須盡快進行對癥治療。
![](https://jdymsbyy.oss-cn-beijing.aliyuncs.com/no_pic.jpg?x-oss-process=image/resize,w_139,h_70,m_fill)
![](https://jdymsbyy.oss-cn-beijing.aliyuncs.com/no_pic.jpg?x-oss-process=image/resize,w_139,h_70,m_fill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