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區(qū)分高血壓腎病與腎性高血壓
2019-03-08
閱讀量:675次
如何正確區(qū)分高血壓腎病和腎性高血壓?這是很多病患的困擾,也希望大家能夠正確區(qū)分,在找準病因后能夠對癥下藥,進行針對性治療??匆幌?strong>京東譽美腎病醫(yī)院專家的介紹:
高血壓與腎臟病常常同時存在,由高血壓導致的腎臟損害統(tǒng)稱為高血壓腎病,由腎臟病繼發(fā)的高血壓統(tǒng)稱為腎性高血壓。如果病史清楚,孰先孰后,表現又比較典型,兩者似乎不難區(qū)分。但臨床上常常情況復雜,需要仔細鑒別。
長期慢性的高血壓造成的腎損害往往是良性小動脈腎硬化,臨床上首先是由于腎小管間質缺血造成的尿濃縮功能減退,患者夜尿增多,尿檢可見小管性蛋白增多,且一般<2g/24h.隨著病程延長,病情緩慢進展,表現為腎小球濾過率下降,而尿蛋白增多不明顯,一般不伴有血尿。如果發(fā)生了高血壓危癥,也就是惡性高血壓伴隨有高血壓靶器官的損害,腎臟損傷的表現一般稱為惡性小動脈腎硬化,包括急性發(fā)生的蛋白尿增多,血尿和腎功能衰竭。因為此時的蛋白尿可以是大量的,達到腎病綜合征范圍,血尿也可以是肉眼血尿,所以需要與腎小球疾病進行鑒別。
而腎性高血壓也有兩種,一種是容量依賴性的,常常由于腎功能衰竭,尿量減少,有效循環(huán)容量增加導致血管床壓力增大造成。另一種是非容量依賴性的,因為腎組織結構損害和功能損害,導致體內舒血管物質和縮血管物質的生成和代謝發(fā)生改變,而且縮血管物質占據優(yōu)勢,導致血管收縮,血壓升高。所以,一般腎性高血壓要么伴有明顯的尿量減少,要么腎臟病病理改變較嚴重。
譽美專家提示:其實腎性高血壓和高血壓腎病是有區(qū)別的,它們兩者的發(fā)病機理都是不同的,所以我們一定要找準病因,對癥下藥,千萬不能盲目治療,盲目用藥,要對自己生命負責。
2019-03-08
2019-03-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