腎病綜合征如何預防
預防腎病綜合征要怎么做?
京東譽美腎病醫(yī)院專家指出,腎病到三期要開始飲食治療。慢性腎病根據(jù)腎小球濾過率從高到低分為一至五期,一、二期較輕,主要需要改善生活習慣,避免大魚大肉。從三期開始,腎功能剩下不到50%,要進行飲食治療,攝取必要營養(yǎng)的同時,避免加重腎臟負擔??偟娘嬍晨傇瓌t是“蛋白質要計算,總熱量要合理,鹽和鈉要限制,鉀和磷要管控”。具體如:
1、低蛋白飲食 如果蛋白質攝入過多,會引發(fā)腎小球高濾過,加速腎小球硬化。慢性腎病一、二期,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入0.8克蛋白質,是正常成人攝入蛋白質的低限。三到五期就要保證低蛋白飲食,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入0.6克蛋白質。例如,65公斤的四期患者,每天可攝入39克蛋白質。
2、食物熱量要合理:結合體重和活動量計算。慢性腎病患者飲食攝入的熱量,應根據(jù)實際體重與理想體重的差距,結合日?;顒觼碛嬎恪? 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標準體重,標準體重=身高(厘米)-105。合理總熱量是使理想體重者保持體重,肥胖者體重下降,消瘦者體重上升。其次,要看日常活動量。如護士、老師屬于中體力勞動者,建筑工人屬于重體力勞動者,大多數(shù)老人屬于輕體力勞動者。合理體重者每日應攝入熱量為每公斤標準體重×30千卡,消瘦者則為每公斤標準體重×35千卡,肥胖者為每公斤標準體重×25千卡。
3、限制鹽和鈉。若慢性腎病患者不嚴格控制鈉的攝入量,會加重心臟負擔,引發(fā)水腫。建議慢性腎病患者每日食鹽攝入量控制在5克以內。
4、磷和鉀要管控。慢性腎病患者攝入磷過多會引起鈣磷失衡,導致腎性骨病,所以需要好好管控磷的攝入。腐竹、紫菜、木耳、菌類等干菜,肉類、豆類、堅果、動物內臟等含磷較多。大家不妨試試降磷小竅門,比如煮肉類前要汆水。
5、攝入鉀過多會導致高鉀血癥,出現(xiàn)肢體麻木、乏力等癥狀。鉀來源廣泛,比如蔬菜中菠菜、海帶、土豆,水果中西瓜、橘子、香蕉等都是“含鉀大戶”。教大家一個方便記憶的方法:含鉀較高的水果往往是黃色、紫色的,其他含鉀高的食物有堅果、豆類、干菜等,慢性腎病患者應少吃這些食物。
除了生活飲食上的規(guī)范性外,專家還提醒,腎病綜合征是兒童常見的一種腎病,其中以學齡期兒童多見,尤其是3-5歲為發(fā)病高峰期。臨床主要表現(xiàn)為大量蛋白尿、低白蛋白血癥、高脂血癥、明顯水腫為主。此時,如果能夠盡早發(fā)現(xiàn)、及時診斷,并給予及時干預的話,預后情況一般都較好。
![](https://jdymsbyy.oss-cn-beijing.aliyuncs.com/no_pic.jpg?x-oss-process=image/resize,w_139,h_70,m_fill)
![](https://jdymsbyy.oss-cn-beijing.aliyuncs.com/no_pic.jpg?x-oss-process=image/resize,w_139,h_70,m_fill)